随着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和“对标争先”工作火热开展,各地高校呈现竞争态势。长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破解地方院校平台较低、工科大院党建创新性不足等难点问题,6个支部、101名党员群策群力、精耕细作,把基层党建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贯穿到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党的组织保障和思想引领作用得以浸润办学发展全过程、各环节。
“小小工作室”提供大保障
“党课是什么?”多年前,个别学生党员竟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计科学院党建专干、学生辅导员余潇回忆,当时感到不解,却又无奈、揪心。
(学生党员在一站式社区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计科学院紧跟时代步伐,把长期积攒的工作基础转化为党建资源,活化机制、载体、形式,以基层党建撬动学院整体发展。
“整合资源、凝练品牌不光是学校的要求,放眼学院自身党建全局和未来长期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学院党总支书记肖燕芳发挥之前从事宣传工作积攒的视野优势,经过对比省内外先进、梳理学院现状,系统提出放宽视野、拓展格局,整合资源、形成体系,打造具有计科特色的党建品牌,并将这一理念在大会小会上阐释、分析、强调。
如今,一批鲜明的党建标识已经亮相:师生原创设计的党建人物形象“计小科”,以学院代言人的身份活跃在各活动赛场、文艺舞台;联合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打造的有声党建书屋、一站式服务社区投入使用;劳动实践基地、党员学习教育基地先后挂牌。
“学院推行工作室模式,把党建与一流专业建设、特色学科发展、申硕工作、工程认证、教学改革等重点工作、常规工作紧密融合在一起,全院101名党员不光要立足本职、争做表率,还要带动群众师生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功能,更好激发‘工作室’的效能。”肖燕芳说。
推进党建战略思考,理顺支部设置,制定意识形态、重大舆情监控管理办法,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建好“心晴”成长辅导室,运营AMT数字学团……小小工作室提供了大保障,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热情得到激发,一项有深度的融合发展大工程正在推进。
党建引领下,学院各项工作全面开花:“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国家级科研项目连续6年立项不断线,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数量连续6年刷新纪录,学习型支部、竞赛型支部、服务型支部、数字型支部雏形初现……
小小课堂蕴含大思政
“你手里拿着的仅仅是一个手机吗?它的背后链接着什么?”《数据结构与算法》核心专业课上,置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何可可将贴近现实生活的鲜活案例引入课堂,结合自身从业经历和产业一线的实际需要,与同学们一起探讨突破技术壁垒的必要性。
4年前,何可可的政治身份还只是群众。经过党组织的培养,42岁的何可可成为正式党员。2023年,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两重身份先后落在何可可身上。他从一名普通教职工,成了学院协同负责一流专业建设和教工党建工作的骨干。
“党建和专业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这是趋势,更是要求,有利于增强党建与各项事业的融合度,打通学院发展的堵点。”肖燕芳说。
在学院事业发展中,党员教师突出教师的身份,更要突出党员的身份。改革过程中,党员是改革的急先锋,改革破题也是先动党员的“奶酪”。
与此同时,教学团队在全国劳动模范何文德等优秀党员的带动和影响下,不定期开展教学改革研讨,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学术研究、项目开发。
(学生党员开展读书分享)
潘怡,有着16年党龄的教授,Next—Gen创新实验室负责人,新成员聚在一起算经济账、时间账、社会账,已经成为与潘怡教授见面的一项惯例。“实验室也是育人课堂。学生来到实验室,不光要掌握专业技能,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锤炼人生志气,实现从‘学为小我’到‘学为大我’的转变。”潘怡在学科竞赛的赛道上跑了17年,已指导4个国家级项目、5个省级项目,曾获评长沙市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刚柔并济、内外兼施,学院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把思政元素盐溶于水般地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产出成果大部分与民生所需和社会发展深度契合。其中,学生自主开发的教育智能机器人“小宝”被带入中学课堂,化身党史“考官”。把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公益服务到社区基层,让大学生在动手锤炼中参与志愿服务,既提升专业技能,又涵养道德情操。
小小舞台亦有大作为
“咔哒咔擦……”周末,致远楼四楼廊道上,键盘的敲击声不绝于耳。机房内,整齐排列的电脑前,同学们聚精会神,手指翻飞,密密麻麻的编码字符在屏幕前滚动着。一旁,带训老师时不时凑过去指导。
“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真刀实枪做项目,提高实操能力。”正在督查课堂的刘欣,是学院党总支委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
2012年,刘欣入职长沙学院,成为拥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那时,本硕博均毕业于国防科大的他还不能理解学院相当一部分同学喜欢宅在宿舍。深入了解后,作为党员教师的刘欣感到揪心:学院缺少实训平台,人才培养方向亟待优化;部分学生专业认知不够,缺乏鞭策……
随着教学工作逐渐深入,刘欣开始更多地以高校教师的视角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他逐渐认识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培育“两芯一生态”应用型人才,光靠老师讲课不行,还要扩充平台、狠抓实训,形成长效机制,以点带面实现良性循环。
倾尽自己所有资源,推动学院与数十家行业公司达成深度合作,为学生搭建与社会接轨的实训平台。
推行“以赛促学、赛训赋能”模式,在2023级新生中主导开展“百题斩”活动,引领学生团队内部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形成梯队培养、以老带新的局面,全面铺开。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作为一名教师很辛苦,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辛苦,需要倾注精力、热情和爱心。”刘欣说,党员和教师这两重身份激发着身上那份使命感和责任心。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任教11年来,从基础课程到学科竞赛再到学生毕业就业,刘欣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应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为学院发展和学生成才贡献全部力量。他也曾获评年度师德标兵,被誉为“用党心浇灌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以ACM实验室为例,学生每学年的代码训练量超过两万行,参与的各类比赛超过20场次,逻辑思维、算法分析能力大幅度提升。”党员教师黄娟自接手学科竞赛相关工作后,一个学期下来,只有一周时间能休息,但看着办公室贴满墙的奖状,她说,“为爱发电也值得”。
“学院对每个师生来讲就是人生的一个小舞台,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的大主角,我们用党性来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用党建引领这面旗来盘活人才培养的效能,这是我们计科院正在下的一盘大棋,在这盘大棋中,每位党员都是冲锋陷阵的旗手”肖燕芳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禹爱华 通讯员谭政添、唐琳)
来源:光明日报 2023.11.29
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1ac3ac164f394ae5be61635d8ae98c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