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议》所作的说明,提出和强调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个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这是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个原则中,坚持系统观念是其中之一。提出坚持系统观念,这在党的中央全会和党的重要文件中还是第一次。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大亮点,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一个创新点,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深入学习领会这个原则,对贯彻落实好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统一,是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人类“伟大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由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人类社会也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无限大,物质无穷小。世界大到整个宇宙无边无际,物质小到一个细胞无限可分。世界又是矛盾运动着的。世界由矛盾所组成,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是由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决定其事物性质的因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世界上没有离开时间的空间,也没有离开空间的时间。自然界是一个系统,人类社会也是一个系统,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不可分割,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系统有大中小之分,多个小系统构成一个中系统,多个中系统又构成一个大系统。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不同系统,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系统中不同主体和不同要素,也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物质世界的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具有逻辑关联,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系统中的关节点就是诸多矛盾中起支配作用的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揭示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也必须按照客观世界的自身规律来改造世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系统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坚决防止用静止的、片面的、零散的、单一孤立的方法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系统观念就是应用系统思维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给我们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运用系统观念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
我们党近百年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一直十分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观念来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上就强调,红军绝不是一个单纯地为了打仗的武装集团,而是除了打仗之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几项重大的任务。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红军担负“三大任务”的要求,使中国红军创立伊始就确定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了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顺应历史和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适时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一化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党在1964年提出了分两步走,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统筹兼顾、“弹钢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形成了我们党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战略。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针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基本国情,他提出了“三步走”战略。为了有力有序地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他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还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为了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还提出了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12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进入新世纪,为了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了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强调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作出了分两个阶段推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这些布局、目标、方略和要求,都是战略和创新思维的产物,也是系统观念的结晶,对新时代各项工作起到了纲举目张、引领方向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谋划和推进改革发展任务时,特别强调了方法论问题。比如:提出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以三者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支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拿出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出加强制度建设要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集成;提出推动发展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把握重点、整体谋划、全面推进。所有这些,为我们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以系统观念思考和谋划工作,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国际形势和繁重艰巨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提出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改革开放使中国阔步走向世界,也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今天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也深度地融入世界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繁荣也需要中国。
《建议》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前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新形势,如何进行分析?怎样作出判断?这对我们提出了使用正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进行认真思考,条分缕析,综合研判,贯通历史和现实,联系国际和国内,结合理论和实际,得出科学的预见和结论。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把握主动,精准施策、正确应对。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强,局部战争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而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急剧演变,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仍在扩大,各种力量加速分化组合,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需求不足制约经济稳定恢复,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较多,稳就业、保民生面临很大压力。同时我国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我们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巨大市场潜力,有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发展具有强劲韧性,回旋余地大,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综上所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只不过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是,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运用系统观念分析形势,使我们坚定了“十四五”时期完成预定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决心和信心。
坚持用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系统观念是《建议》提出的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坚持这个原则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完成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实现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建议》确定的指导方针,坚持系统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要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调查研究,从大局和战略的高度进行深入思考。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变化。要在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前瞻后望、左顾右盼中,作出科学性的预见。
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加强全局性谋划。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要树立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下行动,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要把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要从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强化社会治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全面从严治党等多方面进行谋划,并加强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谋划。
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加强战略性布局。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
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加强整体性推进。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治标和治本、渐进和突破、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既注重抓全面、系统、整体推进,又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新突破,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促进全国发展整体性推进。
坚持系统观念,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我们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做好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外交上、军事上各种斗争的准备,层层负责、人人担当,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特别是重点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
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明晰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注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
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实现绿色发展,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区域协调,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处理好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曲青山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