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早可追溯到1970年“师训班”的政治专业,1984年正式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201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独立设置。2016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立项批准为学校“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202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遴选为学校第一批硕士学位建设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聚焦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及“强省会”战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深化科学研究、构建宣传高地,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学科方向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聚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等难点、焦点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CSSCI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摘,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社科成果奖2项。
学科方向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坚持国内与国际相关照,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等前沿、热点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含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政治学研究》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社科成果奖 2 项。
学科方向三: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聚焦思政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等热点、难点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在CSSCI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社科成果奖3项。
学科方向四: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聚焦中国近现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研究等,深入探究长沙在中国近现代史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区域文化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出版《长沙通史》(3卷本)、《辛亥革命与长沙》(5卷本)等学术专著、工具书10部,获省级社科成果奖2项。